2007年2月8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让归正之路健康通畅
本报记者 蔡亮

  杭州塘河路8号是一幢普普通通的三层小楼。楼房有些陈旧,看上去并不起眼。然而就在这幢小楼的三楼,却驻扎着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监狱学会回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全国只有43人从事这项理论研究
  说这个团体独一无二,是因为它研究的课题实在太“冷僻”了。
  回归社会学,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简单地说,这个“学”的内容,都和刑释人员有关。刑释人员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怎样对刑释人员开展社会帮教?如何通过立法来解决刑释人员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不为常人关注的问题,正是回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最感兴趣的课题。
  作为中国监狱学会的分支机构之一,它也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研究团体。它的规模并不算大,目前一共有来自全国各监狱系统和安置帮教系统的研究人员43人。而换句话说,全国从事回归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也只有这43人。
  尽管队伍不大,但结构合理。会员中既有来自司法系统高层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监狱和社会一线的实际工作者;既有30多岁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也有六七十岁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专家。

  研究成果成为立法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成立这个专业委员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刑释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委员会副秘书长夏兴清说。
  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刑释人员安置问题出现了众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问题,他们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影响将难以估量。”一些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同年6月,中国劳改学会(即现在的中国监狱学会)组织成立回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专门针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进行理论研究。
  委员会对全国部分省份的刑释人员开展了长期而细致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回归社会后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现状。一些调查甚至持续了10多年时间。“在浙江,我们就开展了包括心理、就业、收入、婚姻、重新犯罪率等17个项目的跟踪调查,几乎涉及了刑释人员可能面对的所有问题。”夏兴清说。
  根据掌握的资料,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对策应用理论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关于刑释人员就业市场化、帮教社区化研究》等论文及关于促进刑释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的10条建议,都得到了国家和各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当一部分内容被有关部门采纳成为决策依据。2002年,浙江省就率先出台了《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办法》。
  2002年到2003年,委员会还拿出了《关于回归社会人员立法研究》的论文,并上报了“出狱人回归社会法”建议稿,提出用立法来规范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问题。该立法建议引起了司法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成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立法的重要参考。

  要让这门新兴学科为和谐社会服务
  “在回归社会学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副秘书长夏兴清直言不讳地指出。他表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立法、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
  此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安置帮教问题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
  “比如,刑释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人口。他们回归社会后不回家,该如何解决他们的安置帮教问题?再如,农村刑释人员经常面临土地、拆迁、财产分割等许多问题,村规民约与法律之间的矛盾冲突怎样调和?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夏兴清说。
  夏兴清认为,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既给回归社会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这门新兴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刑释回归工作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要把回归社会学研究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开展更广泛的应用对策研究工作,破解刑释回归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让这门新兴学科能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